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制发机关
中共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市委 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0-03-26
发布日期
2010-03-26
索引号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编号
青发〔2010〕8号
为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和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根据中央、省部署,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
1、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新型城镇化就是推进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更加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作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目前城镇化水平仅为647%,与快速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不协调,与我市城市地位不相称,与国内先进地区有较大差距。当前,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正处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推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最大限度地激发内需活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优化经济、社会、区域和城乡结构,加快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迫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其内涵,切实抓紧抓好。
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和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五市驻地、重点中心镇和农村社区中心村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基本依托,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要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动力,健全城镇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科学布局、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构筑大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努力走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基本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化的立足点,切实关注和改善民生,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坚持循序渐进,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思路,在统一规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立足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实际,选择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
——坚持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
——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化生态保护,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道路。
4、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8%左右。城镇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层次清晰、核心突出、功能增强、组团发展的城镇体系更加完善;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一体化推进,城镇综合经济实力显着提升,产业集聚、人口集聚能力明显提高,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左右;城镇设施更加配套,综合承载力显着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带动力明显提升;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乡融合度明显提高。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
二、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5、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实施“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环胶州湾区域为核心,以组团布局为主要形态,以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为重要支撑,推动核心圈层、内圈层、外圈层梯次发展,构建由中心城区向外轴向辐射、点轴分布,各组团布局合理、有机衔接、功能完善的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完善中心城区—五市驻地—重点中心镇—一般镇—农村社区城镇体系。统筹城乡规划、区域规划,推进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2010年底前,完成《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报批工作,完成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完成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市城镇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市重点中心镇布局规划和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市农村社区发展规划。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专业规划编制。
6、突出中心城区在新型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中心城区由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黄岛、城阳七区及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组成,处于“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核心圈层,是全市行政、文化、金融、商贸、港口、旅游、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在新型城镇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要按照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要求,密切结合基础条件和资源分布特点,围绕提升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调整优化中心城区发展空间,科学实施城市功能分区,有序推进老城区升级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凸显中心城区主体功能,改善城市空间形态,美化城市景观、完善设施配套、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建设开放度高、辐射力强、功能完善的国际化、生态化、现代化城区。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54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规模达到500万左右。
积极推进七区统筹发展,调整完善七区的财政、规划和土地管理等权限,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互动融合的产业发展体系、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体系以及顺畅高效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围绕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优化城区发展空间,加快实施功能分区,到2012年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规划建设,努力打造北部生态科技新城区。加快构建中心城区“两跨四环”(海底隧道及两端接线、跨海大桥及两端接线,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为快速环路、红岛双高路—火炬大道及延伸段—黄岛珠宋路共同构成主干路内环、正阳路及延伸线为主干路中环、204国道环湾段为外环)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重点抓好市区综合性交通枢纽、胶州湾海底隧道及其接线工程、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市区段改造、东西快速路三期、新疆路快速路、重庆路快速路、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海底隧道、海湾大桥于2011年建成通车,地铁工程一期三号线工程于2014年建成通车。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及产业布局、人口发展需要,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到2012年,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0%以上,管道燃气气化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0%、85%以上;加快推进小涧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填埋场二期、太原路垃圾转运站搬迁等项目建设,到2012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面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绿化和城市绿地建设,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52%、4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全力做好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办工作。有计划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升城市空间容量,完善城市综合效能。
7、做大做强五市驻地。胶南、胶州、即墨、平度、莱西五市驻地,在新型城镇体系中处于重要战略节点地位,是郊区各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城镇化建设的枢纽。合理确定驻地规划和建成区面积,科学利用区域资源,积极谋划、有序推进,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产业先进、人才集聚能力强、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区。到2020年,胶南市、胶州市、即墨市、平度市城区人口规模分别达到60万左右,莱西市城区人口规模达到40万左右。提高五市驻地规划建设水平,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集中连片开发重点区域,打造标志性景观和建筑。协调推进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把五市驻地建成覆盖城乡、快速便捷、功能完善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统筹五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科学设置教育、医疗、文体、商业服务等综合性公共设施,增强五市驻地在区域内的公共服务功能。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奖、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加快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环城绿地建设,改善人居和创业环境。
8、大力培育重点中心镇。把小城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切实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管理好。综合考虑各镇的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和空间布局等因素,选择20个左右的镇作为重点中心镇进行培育,将其建设成为产业比较发达、功能比较完善、特色比较鲜明、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中小城市,成为连接城市、辐射农村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和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到2020年,重点中心镇驻地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部分镇达到10万人以上。按照全面推进、重点培育的原则,以5年为周期,分期分批培育重点中心镇。2010年至2014年,确定胶南市泊里镇、王台镇,胶州市李哥庄镇、铺集镇,即墨市华山镇、田横镇,平度市南村镇、灰埠镇,莱西市姜山镇、南墅镇等10个镇作为培育对象,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所在市按照1∶1配套;从2010年起5年内,重点中心镇的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其他规费收入中五市留成部分全额留在镇财政;在土地、行政管理、干部使用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依托首批培育的重点中心镇,开展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2010年6月底前制定培育重点中心镇的意见。
积极稳妥推进乡镇合并工作,推动区域资源加快整合、发展要素加快集聚、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乡镇合并后原镇驻地可转化并完善为服务性社区。每撤并一个镇对所在市奖励100万元。积极推进强镇事权改革。2010年底前完成强镇事权改革意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扩大镇级管理权限,通过直接下放、委托授权等形式赋予各镇在村镇建设、项目投资、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经济管理权和行政执法权,增强乡镇发展活力。
9、加快农村社区化进程。从2010年开始,在全市开展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建设,使农村社区成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重要载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支撑和辅助作用。坚持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公共资源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设定为一个农村社区,在每个社区选择一个中心村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承担医疗服务、环境卫生、文教体育、商业服务、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社区治保、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2010年6月底前,市有关部门会同五市制定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意见。
三、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10、优化全市产业布局。要围绕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和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统筹全市生产力布局,使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型科研院所,加快高端要素、高端人才集聚,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城区要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五市要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同步推进,努力打造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中心镇要围绕全市生产力的总体布局,大力发展和做大做强特色板块经济,到2015年基本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
11、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园区建设要与城镇建设紧密结合,使产业园区成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2010年8月底前制定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加大对14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和6个新增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力度。根据产业振兴规划要求,建立完善工业产业集聚园区体系。明确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实施二次开发,增强产业综合配套和承载大项目的能力,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对6个新增工业功能区,研究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补助政策,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分3年实行饱和性投入,尽快完善项目落地条件。统筹全市产业园区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全市工业布局调整联席会议制度,统一规划全市产业园区布局和产业定位,协调定向招商和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园区审批权限,将区市一级项目核准和审批权限下放至园区。根据园区产业定位,按照建设国内一流产业园区的标准,实施个性化、差别化考核,引导和推动产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12、推动产业集中布局与集约发展。2010年6月底前,出台推动全市产业集中布局的政策措施,推动项目向省级以上产业园区、6个新增工业功能区及重点中心镇产业园区集聚。加强对新建项目布局的引导与控制,鼓励跨区市引进项目,项目入园投产5年内形成的税收区市留成部分,引进区市和落户区市按照5∶5分成。严格落实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产业规划落户园区的内外资项目,实行优先供地和重点支持政策;对不符合产业规划或落户规划定位园区外的项目原则上不予供地。加强重点中心镇的产业园区建设,通过空间整合、提升园区配套水平等措施,逐步引导周边镇产业向园区集聚。除重点中心镇外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工业园区。
13、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2010年编制完成“十二五”老城区企业搬迁规划。分批分期推进老城区四类企业(影响城市铁路、道路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的企业;影响居民生活、居住环境,特别是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和环保、节能、减排问题且难以治理的企业;不符合城市功能规划和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企业;因企业自身发展空间需要,在老城区不能满足发展条件的企业)的搬迁改造,到2012年搬迁企业45家,到2015年基本完成搬迁任务。加强对搬迁企业选址的指导和调控,引导企业按照全市工业规划布局意见落户相关工业产业功能园区。积极推进组团成片搬迁开发工作,研究解决大型企业搬迁改造难题,2010年6月底前修订完善推动老城区企业搬迁的相关政策,确保搬迁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14、加强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紧紧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和积极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优先引进具有领军作用的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人以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大力推进“222引才工程”,深入实施“300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积极推进“人才特区”建设,2010年出台“人才特区”建设相关政策措施;到2012年,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年供给总量达到7万人。统筹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工作,2010年启动职业学校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启动大型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大型职业教育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园区学校总数控制在10所左右;到2015年建成100个市级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基本形成与我市经济结构相匹配的职业教育格局。到2015年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年培养总量突破8万人。
四、切实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15、完善综合交通体系。要坚持交通先行,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城乡交通设施共建、联网、共享,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要求,于2010年底前完成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市综合交通规划。按照夯实圈层、辐射周边、带动县域的梯次布局理念,构筑以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为干线,农村公路为补充,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市域公路网络体系;2012年建成双积公路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高新区至黄岛红石崖段工程,形成我市第二条环湾干线公路,完成209省道改建工程,2013年青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搞好重点园区周边公路建设。加快青连铁路、海青铁路、青荣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搞好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胶黄铁路黄岛站扩能、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铁路北客站、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胶州北站等铁路项目建设。加快山东半岛门户枢纽机场前期论证。完善市域公交发展体系,加快公交服务向郊区延伸覆盖,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到201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综合运输体系。
16、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统筹城乡水、电、热、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有城乡基础设施的对接,提高城镇承载力。统筹推进城乡水务设施建设,完善市、区市、镇(街道)三级水网,构建以棘洪滩水库为中心,产芝水库、尹府水库等水源输配工程为纽带的“南北贯通、互济互配、蓄引结合、库河相连、主客水联调”的城镇水源配置工程网体系;2015年实现七区统筹供水。统筹城乡电力设施建设,健全供电网络,调整优化供电结构,2015年前,新建胶州660千伏换流站,新建和扩建胶州、大泽、即墨、崂山500千伏变电站,到2012年五市全部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市),电气化乡镇达到70%以上,电气化村达到60%以上;2015年基本形成网架结构清晰、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城乡供电网络。加快城镇燃气、供热工程建设,提高覆盖率和供应保障率;建设环胶州湾天然气高压管网,形成统一接收、统一分销的天然气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城镇信息网络,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城镇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齐全的商业服务体系。切实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加快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城镇住房建设,建立完善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为主体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切实抓好农民经济适用房、村庄改造和危房改造工程,到2011年完成首批166万户农村住房建设任务。
17、强化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加强中心城区、五市驻地、重点中心镇、中心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尽快形成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引导产业和人口加快集聚。加强重点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2010年底前完成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鳌山、董家口等重点区域公共服务资源布局规划,并适时启动建设。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加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工程建设和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工程。统筹建立农村成人教育网络体系,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到2012年,全市中小学基本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70%以上的公办普通高中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模得当、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镇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巩固和发展市、镇、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到2012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县级医院、镇村卫生院(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到2015年,全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城市“一刻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城镇“一刻钟文化圈”,到2015年建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到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到2012年,全市企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到170万人以上,基金征缴率达到96%以上。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基金统一、制度完善、经办规范的市级统筹模式。
18、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_365bet最新技巧_365体育注册送365建设,实施城乡绿化“十绿”工程,2015年前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0%以上。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完善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监督管理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坚决制止建设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项目。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全面推动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起紧凑型城市结构与开放生态空间相结合的城乡形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创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19、建立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强化统筹发展理念,确保城乡联动、协调推进。调整完善市城市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领导小组下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就业、社会事业与保障、农村住房建设、财政六个工作组。健全城镇化建设工作机构,分工负责、通力合作,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调度制度,及时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城镇化发展、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20、建立完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户籍、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农民向城镇有序顺畅转移的链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生育等各项政策与户籍制度之间的配套衔接;在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中心城区户口迁移,逐步实现常住户口在七区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迁移;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生活来源)为落户条件,引导农民有序转移;落实优秀农民工落户政策,进城农民工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或高级职称的,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申请落户;进城农民户口转到城镇后,3至5年内在计划生育、宅基地等方面仍按农村户口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和权益维护力度,完善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逐步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稳步推进以宅基地换住房工作,通过整理农民宅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有特色、生态宜居的城镇居住小区,农民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标准置换城镇住房。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落实好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21、建立完善资源节约型城镇建设的体制机制。鼓励全社会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节约土地放在突出位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确定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大力推进建筑节能,落实新的节能标准,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推进供热系统节能技改。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节水工艺和器具,鼓励再生水利用和海水利用,创建节水型城市。优化城乡能源利用结构,鼓励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到2015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以上。
22、建立完善多元化的城镇投融资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由政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适当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标准。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和鼓励以建设—转让(BT)、建设—经营—移交(BOT)等方式进行城镇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城镇建设贷款,采取发行市政债券、上市融资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城镇进行成片开发,并按照城市规划建设区域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和市政公用事业服务标准,强化政府监管。鼓励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以市场化方式从事城镇投资建设,统筹运作,实现滚动增值。
23、建立完善城镇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城镇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基层政府的管理责任,建立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城镇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委托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管理公共事务的新型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到2012年,农村60%以上的社区达到市级和谐社区标准,五市中有3个市成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一批社区成为全国、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健全治安防控体系,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推动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向建制镇延伸。健全城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保障城镇安全。搞好城乡结合部、城镇旧住宅区和背街小巷的管理整治,彻底改善环境脏、乱、差问题。
24、建立完善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考评机制。把新型城镇化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特别要根据城镇发展实际进行差别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城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全市城镇化评价体系,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并发布评价结果,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把推进新型城镇化纳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作为评选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区市和镇(街道)、村党组织的重要内容。